DB14T 1028-2014 山西常用气候术语
ID: |
A6D761FF77A947EF855E0ED26D1D1BE1 |
文件大小(MB): |
0.16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9-3-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060,A 47 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 T1028—2014,山西常用气候术语,2014 - 12 - 28 发布2015 - 01 - 28 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4/ T1028—201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气候术语.. 1,3 气候相关术语3,参考文献.. 4,DB14/ T1028—2014,II,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气象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张小平、李延晖、张荣、段剑锋、李亚军,DB14/ T1028—2014,1,山西常用气候术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候术语及气候相关术语,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内的气候业务和研究,2 气候术语,2.1 气候,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和数百年以上)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2.2 气候平均值,是指气象要素30年或其以上的平均值,注: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规定,本标准取最近三个年代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平均值,2.3 离差值,是指单项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2.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2.5 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大气中可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风能和其他可开发利用的资源,2.6 气候季节,从天气气候角度,按照日平均气温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通常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季节,2.7 滑动平均气温,是指n天的平均气温之和再除以n, 气候上常用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2.8 春季,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22℃,为春季,2.9 夏季,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为夏季,DB14/ T1028—2014,2,2.10 秋季,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22℃且大于或等于10℃,为秋季,2.11 冬季,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10℃,为冬季,2.12 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聚集的深度,以毫米(mm)为深度单位。降水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2.13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某时段降水量减去历年平均降水量再除去历年平均降水量所得的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2.14 降水量等级,表1: 降水量等级表,80%≤△R% 异常偏多,50%≤△R%<80% 显著偏多,25%<△R%<50% 偏多,-25%≤△R%≤25% 正常,-50%<△R%<-25% 偏少,-80%<△R%≤-50% 显著偏少,△R%≤-80% 异常偏少,2.15 气温,空气温度,简称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气象上一般指的气温,是指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度处的温度表量得的空气温度,单位摄氏度(℃),2.16 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单位摄氏度(℃),2.17 平均气温距平,是指某一系列平均气温与总平均气温的差值,2.18 气温标准差,气温标准差( )按式:,DB14/ T1028—2014,3,式中:,n---- 取1981~2010年30年气候平均值;,Ti----某时段平均气温;,_T,----某时段常年气候平均值,2.19 平均气温等级,表2:平均气温等级,△T≥2σ 异常偏高,1.5σ≤△T<2σ 显著偏高,1σ<△T<1.5σ 偏高,-1σ≤△T≤1σ 正常,-1.5σ<△T<-1σ 偏低,-2σ<△T≤-1.5σ 显著偏低,△T≤-2σ 异常偏低,3 气候相关术语,3.1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3.2 气候资源探测,是指对气候资源相关的气象要素进行观测、统计、分析和计算的活动,DB14/ T1028—2014,4,参 考 文 献,[1] 中国气象局,QX/T 152-2012 气候季节划分,[2]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233-2004 气候术语,[3]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582-2006 气候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